2012-06-08|公司報導
馬士基亞歐線下周加價
大公報 2012-6-8 歐美經濟低迷,船舶供求失衡已困擾航運業多時,今年旺季已來臨,各班輪公司希望在亞歐線上再加運費,以彌補去年及今年首季的損失。馬士基率先表明本月中旬( 15日)加價,並計劃再投入閒置船隻及運力,但悲觀情緒仍在行內揮之不去,有業內人士對能否成功加價表示懷疑。 馬士基航運公司亞歐航線總負責人贊臣日前在哥本哈根總部接受傳媒電話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將在5月份提價的基礎上,對亞歐航線實行季節性再提價。他還指出,原先閒置的集裝箱船在旺季到來之際,重新投入使用。 上海運價指數由升轉跌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SCFI)自 5月 4日已下降 7.6%。該指數曾在今年前 4個月飆升,升幅達58%,這與馬士基航運及其他航商實施箱運提價政策有關。高燃油成本,令船公司不得不提高運價。除此之外,航商減少航線運力,減少船舶航速,用以控制運力供應。日前,指數的下降表明運費提價趨勢扭轉,主因更多的閒置船舶投入使用,運力增加,推低運價。 倫敦 ICAP船舶經紀公司集裝箱運輸部總負責人米勒說,「該指數下降,是由於構成該指數的 15條集裝箱線中的某些公司實施降價造成的,至於有更多公司宣布今年夏季提升運費,目前仍不可知曉。」 每年 8月 1日起,連續 3個月是班輪公司的旺季,因為美國和歐洲的零售商們在這段時間為聖誕節銷售儲備貨源,增加了海運需求,刺激了航運公司旺季提價。去年,客戶與班輪公司在運輸價格上進行談判,而船公司由於班輪航線上產能過剩,失去了議價能力。意大利米蘭穆迪投資服務公司的高級信貸官Vetulli說,如果提價政策在連續兩個旺季均以失敗告終,這將對整個行業產生負面影響,會使航商們失去信心。 德魯里航運諮詢公司海事分析員曾發表聲明指出,集裝箱運輸現貨市場運價已達最高點,將在今年下半年下滑。他說,「航商們將繼續提價,但是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A.P. 莫勒─馬士基行政總裁安仕年昨日在哥本哈根一個丹麥金融社會分析會議上表示,不清楚馬士基航運能否在年內實現收支平衡。他說,運費必須高於達到收支平衡的水平,才能彌補航運公司在今年首季的虧損。 達飛輪船呼籲,若運費持續下跌,行業最好能閒置更多船舶,或施行其他措施降低成本,如減速。 然而,波羅的海海事理事會( BIMCO)資料顯示,艙容量達 40萬箱的集裝箱船隻今年首季投入營運,今年年底,箱運市場的運力將新增 120萬箱。同時,如果班輪公司將之前閒置空轉的船舶重新投放航線,這部分運力佔總運力的 40%。 亞歐線剛處獲利水平 BIMCO 的丹麥裔經濟師薩德表示,加運費致使很多班輪公司在航線上投入更多的運力,令人疑惑的是,這將對運費造成怎樣的影響他指出,目前亞歐航線上的集裝箱運費是每箱 1700美元,這個價格會使班輪公司年底獲利,因為每箱 1000美元就可以達到收支平衡。漢堡的赫伯羅特公司表示,上升的燃油成本影響所有的班輪公司,向顧客提出的提價要求,是為了覆蓋高燃油成本及其他和能源相關的成本,而且提價不僅僅是亞洲航線,所有航線都會實施。

我們使用cookies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 繼續瀏覽該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條款和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