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1|公司報導
運力調控 航商重拾盈利關鍵
20100108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 【記者黃雅羚/台北報導】 航運界榮景之時航商紛紛投入大量資金訂造船舶,而今面臨蕭條時期,運力調控已成航商重拾營運的關鍵。法國海運權威諮詢機構公布今年首份周報,指出除了我航商長榮海運處於「零新船訂單」有利位置,全球二十大輪船公司積壓大批新船訂單,新船比例相當驚人。 該分報告以大量篇幅分析輪船公司的運力增長和新船訂單狀況,並直言必須善於調控運力,才可早日重拾盈利,反映剩餘運力過多的問題,在未來數年仍將可能是拖垮航商的主因。 貨櫃海運需求在去年大部分時間維持不振,能增加市場佔有率的輪船公司,難免受龐大剩餘運力問題困擾。該機構分析,船東在 ○ 七年和 ○ 年訂購大批新貨櫃船舶,運力調控才是航商重拾盈利的關鍵。 根據統計,以船隊運力規模計算,七家公司於去年內成功增加市場佔有率,分別為美國總統輪船、川崎汽船、現代商船、智利國家輪船、韓進海運、以星航運和阿拉伯國家輪船,我另一航商陽明海運與法國達飛輪船的市場佔有率維持不變,其餘十一家公司市佔率則略跌。 目前全球前五大輪船公司運力市場佔有率排名依序為: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達飛輪船、長榮海運、美國總統輪船。全球二十大輪船公司旗下活躍貨櫃船折算運力下滑二 ‧ 四%,反映在利潤偏低的情況下,業界正將部分運力撤出市場。 截至日前,全球閒置貨櫃船折算運力為一五一萬 TEU ,佔十一 ‧ 六%,較兩周前微升三萬 TEU ,升幅主要由於部分大船在冬季被調離船隊。閒置貨櫃船為五八一艘,當中九艘為大型船舶,每艘運力超過七五○○TEU 。

我們使用cookies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 繼續瀏覽該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條款和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