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9|公司報導
今年老舊船舶拆解速度加快有助緩解船噸失衡
中華日報航運電子報 /100.6.9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國際散裝船運市場行情走低,國內主要散裝船公司裕民航運在其股東會中提出市場報告認為,今年將有高達一百艘海岬型船舶走向拆解,老舊船舶拆解速度加快有助緩解船噸短期供需失衡。 根據 Clarksons統計,去 (二0一0 )年乾散貨海運貿易量較二00九年成長 12%,預計今年仍將成長5%,達 34.53億噸。而煤、鐵礦進口大國 -中國,預計今年鐵礦石進口可維持六億噸水準;煤礦進口亦持續增加,去年總進口量為 1.65億噸,較去年同期成長 31%,預計未來一年,煤炭進口需求仍將呈現穩定成長。 在船舶噸位供給方面,去年總計有 971艘新船加入市場,面對散裝船舶供過於求之壓力,波羅的海指數 2010年震盪趨跌,平均維持在 2758點,預計 2011與 2012年仍是新船交付之高峰期;但依據 Howe Robinson報告,今年前五月已有 43艘海岬型船舶拆解,約 675萬載重噸,佔全球現有海岬型船舶載重噸3%,初估全年將有高達 100艘海岬型船舶走向拆解命運,老舊船舶拆解速度加快將有助於緩解船噸短期供需失衡,使船舶運價進一步獲得支撐。 展望 2011,先進國家高失業率、歐洲國家主權債信問題、開發中國家通貨膨脹、鐵礦砂談判轉為季度訂價、淡水河谷 (Vale)在馬來西亞建置鐵礦石分銷中心及新造船大量交付等問題,仍是市場上不確定的因素;但著眼中國十二五計畫及印度的五年基礎建設,未來兩國人均鋼鐵消耗量及人均能源消耗量,依然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且目前國際鐵礦石價格高漲,隨全球鐵礦石新產能於 2013年陸續開出,其價格將回復至合理水平,甚至低於中國國內價格,中國進口優質鐵礦石數量亦將持續成長,將使 2013年後散裝船舶市場供需狀況進一步改善。

我們使用cookies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 繼續瀏覽該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條款和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