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0|公司報導
歐美航線趨淡季船公司擬採縮減運能
中華日報航運電子報 /100.1.20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週報訊息,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本 (一 )月歐美兩大航線實施的運價調漲開始面臨市場淡季壓力,船公司方面不排除在年節過後採取縮減運能因應運價跌勢,人民幣走強對今年中國大陸出口貨櫃運輸影響亦值得觀察。
上海航運交易所分析指出,截至上週末 ( 1 月14 日)發佈的上海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是 1342美元 /TEU、 1212美元 /TEU,分別較前週下跌 2.8%和 1.7%。在之前船公司小幅上調運價後,歐洲航線貨量有所下滑。上週主要船公司均開始回調運價以阻止貨量繼續萎縮。由於當前是市場淡季,運價仍面臨下滑壓力,部分船公司表示春節前暫沒有調整運能的計劃,但如果節後市場運價出現較大跌幅,將不排除採取縮減運能措施以對沖運價下跌帶來的影響。
北美航線基本持平,船公司平均艙位利用率維持在九成左右,其中美東航線貨量相對較好。本月一日起部分船公司上調至美國航線的運價,在市場總體貨量沒有增長的情況下,該舉措實施效果不佳,因此部分公司又開始降低運價來爭攬貨源,導致市場總體運價出現下跌。 1月 14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是 1977美元 /FEU、 3198美元 /FEU,較前週分別下跌 1.9%和 1.3%。
針對匯率因素,上海航交所依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資料指出,本月 1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997,再度創下彙改以來新高,顯示人民幣匯率首次進入 6.5時代,人民幣幣值的持續走強在一定程度上壓制大陸出口商的利潤空間,在此背景下,大陸出口總量的增長將可能受到抑制,這對中國大陸出口貨櫃運輸市場有一定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