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3|公司報導
國際散裝船運市場觸底反彈BCI行情低於BPI
中華日報航運電子報 /99.8.3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散裝船運市場上週似已觸底反彈,其中巴拿馬型船市場一路走高,惟海岬型指數 (BCI)雖小幅攀升,但反彈力道不大,且遠低於巴拿馬型指數 (BPI),可說是在上(七)月份有大半個月脫離市場常軌。 市場分析說,上週巴拿馬型船市場行情持續升溫,為市場帶來了信心,上週末(卅日) BPI報收於2632點,終於拉高到七月初的水準。巴拿馬型船市場供需逐漸進入平衡狀態,其中太平洋市場依賴南美貨盤,穩中有升。但東澳至中國大陸的環太平洋煤炭運輸航線以及北美至遠東的北太平洋糧食運輸航線表現平平,日租金沒有太大的起色,仍徘徊在兩萬美元左右的水準。太平洋市場運價攀升緩慢,導致部分中國船舶經營人決定暫時退出巴拿馬型船即期市場。甚至有一些船東面對初暖市場,採取封存策略以期更高費率。大西洋市場,北歐地區運能供應延續吃緊局面,開始吸收太平洋市場部分空載運能。穀物貨盤依舊是上週大西洋市場活躍的主要推手,隨著九月南美和美灣地區穀物收割季節的臨近,大西洋市場短期期租成交量陡增。 海岬型船市場上週前抑後揚、觸底反彈,截至週末 BCI升 1至 1922,不獨與月初有七百點的落差,亦明顯低於 BPI市場行情。 分析指出,隨著各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報復性反彈以及中國國內鋼材現貨和期貨價格全面上漲,進口鐵礦石市場終於一掃數月頹勢呈現反彈。鐵礦石價格回升也導致遠東地區的鐵礦石成交活躍,該區域的即期運能稍顯不足,支撐了上週海岬型船市場回穩。傳統淡季已然過半,海岬型船舶運輸市場也顯露回暖跡象。兩大洋市場貨盤漸多,租金費率小幅回升。但進入新船集中交付的下半年,海岬型船市場運能過剩壓力與日俱增,大量新造船交付也讓海岬型船市場的反彈顯得比較脆弱。

我們使用cookies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 繼續瀏覽該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條款和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