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9|公司報導
全球乾散貨輪滯港 創新高
20100409 台灣新生報航運版 【記者黃雅羚/台北報導】 澳洲近期出口煤港產能不勝負荷,滯留當地散貨船已苦候一個多月。根據英國港口信息公司日前公布每周全球港口擠塞指數( GPCI )報告,目前全球滯留裝卸港的乾散貨船數量創新高,總計三八 ○ 艘乾散貨船正在等候裝卸貨物,其中二一五艘在澳洲,大約超過總數量五成。 根據該報告,全球目前滯留散貨船量達三八 ○ 艘,其中二一五艘在澳洲,佔總數約五十六 ‧ 五%,大部分在 DalrympleBay 和 HayPoint 煤港。此外,澳洲紐卡素港仍是另一重災區,儘管該港上月營運全新電煤出口港口碼頭,不過船舶擠塞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解決。 目前有超過百艘散貨船在澳洲昆士蘭省北部水域等候,每艘船已在當地停留超過一個月。 另,滯留在中國、巴西、澳洲和印尼四地港口的海岬型船總計約有一四二艘,較上周減少二艘。滯留巴拿馬型船有一六 ○ 艘,較上周增加五艘。大靈便型船則有七十八艘,當中三十艘在澳洲。 據了解,自去年第三季起,來自日本和韓國買家逐步重新增加進口澳洲煤量,澳洲煤礦出口港本已不勝負荷則因此愈繁忙,更多散貨船被迫滯留當地。而中國西南部旱情可能影響內地水力發電工程,導致中國增加進口電煤需求,未來數月至第三季底前進口量將接近或創下歷史新高,將可能促使滯留船艘數量居高不下。

我們使用cookies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 繼續瀏覽該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條款和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