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7|公司報導
國際散裝船運市場高位盤整
中華日報航運電子報 /99.3.17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散裝船運市場經歷了三月份大半個月高位盤整,截至本週一(十五日)行情,波羅的海綜合運價指數( BDI)已站上三千五百點高峰,所謂的需求炒作齊頭並進。
BDI 截至本月十五日由月初的 2760點升高至 3574點,其中波羅的海巴拿馬指數( BPI)與海岬型指數( BCI)分別達 4223點與 4411點,而月初 BCI甚且以 3163點低於 BPI的 3448點,反映出兩項指標市場逐漸拉高之勢。
市場分析指出,巴拿馬型船市場方面,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經歷連續三週的行情高漲後,隨著三月份的大部分穀物貨盤租船需求落實,中國大陸煤炭進口需求有所放緩,尤其是澳洲昆士蘭州遭遇不期而至的暴雨和洪水襲擊,導致該州煤炭礦區與達林普爾煤炭出口港的運煤鐵路均被洪水淹沒,此一不可抗拒力事件不但造成高達數百萬美元損失,並使該港煤炭出口暫時中斷。與此同時,四月份的穀物和更為強勁的鐵礦石貨盤的新鮮詢盤活動,中短期期租交易較為活躍,特別是國際投機熱錢和航運對沖基金在期租市場再度現身,多空交織導致近期 BPI行情向上盤整,亦不排除投機性租船交易使得未來數月巴拿馬型船行情持續看漲。
至於海岬型船市場,同樣的是投機性租家轉租交易拉高行情,但由於受當前近 180艘空載運能的基本面壓制,導致行情上升幅度未如投機性租家的盤算,僅在上週末有較為明顯的上升走勢。基本上,在船多貨少的大背景下,一些投機性炒家投入高昂租船費率,意味著炒作勢力是否在海岬型船市場掀起另一波高潮,值得進一步觀察。